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去年參加過大元教育基金會主辦的聯合報大樓工地參訪
後續幾次的活動都沒能報上名,新的一年真是運氣不錯,
就讓「次震宇宙館」的參訪為今年拉開建築之旅的序幕。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次震宇宙館由廣達電腦共同創辦人兼副董事長梁次震先生個人捐贈興建,作為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的研究中心。在男十三宿舍原址興建約3000坪地上8層、地下2層之大樓,除了研究空間與環型演講廳,還提供學生餐廳與商店等服務設施。

梁次震畢業於台大物理系,於民國96年11月捐贈2億元,成立「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邀請大學同學陳丕燊教授從美國史丹佛大學返回母校任教並主持該中心。梁次震於民國101年再次捐增台大8億元,其中包括興建「次震宇宙館」,使該中心得以永續運作。

參訪活動是 1.5 小時,首先在地下室的環型演講廳由設計建築師與結構技師為大家進行簡報。以下的資料都是來自當天的投影片。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建築師解說設計發想的概念,宇為上下四方,宙為古往今來,宇宙館是外方內圓的量體。〝以管窺天〞原意是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亦即從小孔或縫隙裏看,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但從圖片來看,〝以管窺天〞卻是望遠鏡探索宇宙太空的最好工具。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以萬神殿為本的設計。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圓形量體的八樓穹頂與一樓的『眾神』── 左邊是愛因斯坦,右邊是牛頓。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圓形量體從二樓到八樓的高度都是雙色的沖孔鋁板,七樓有一挑空的看台,建築師說站再多的人都不怕垮掉。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從七樓挑空看台往下拍,隱約看到中文字與拿著渾天儀的張衡。這些鋁板上沖孔的 Pattern 是宇宙學裡的圖騰,利用數位配置再分布在鋁板上。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一樓室內空間有一映月池,陳教授帶領學生用折射原理計算出位置,據說夜晚時月亮會映照在池中。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以四道剪力牆支撐量體,創造出懸浮量體的感覺,呼應宇宙中暗物質的存在。解說中一直提到宇宙大爆炸、大霹靂及暗物質等名詞,這對我來說是太高深的學問。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地下室一樓的環型會議室是無梁板設計,建築師說起業主對當初的提案有疑慮,但最後還是同意了,這會議室的好處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彼此,所以打瞌睡的人很快就會被發現了!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七樓和八樓面對校園內醉月湖的立面有兩層樓的挑空,是研究中心的接待處,解說者說明天花板的圖樣是某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圖像,可見大元為了這個案子,也修習了不少宇宙學的學分。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6)
業主為學術研究單位,選擇在此樓層有彩色牆面與具有花紋的地磚,有別於其他研發區域的單色及好維護的樹脂地磚,七樓設一吧台,因為他們有許多國外的訪客,特別有此需求。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8)
七樓通往八樓的鋼梯,是由一塊鋼板彎曲而成,堪稱結構技師的傑作。解說時特別提到要加裝欄杆扶手時,盡量希望可以搭配鋼構的品質,不要犧牲了結構的美。上樓時走在我前方的是一位與解說人員相熟的同業,他回頭笑著跟我說走起來很穩呢!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8)
觀察外牆垂直遮陽板的部分,每個立面的水平方向有 29 根遮陽板,以樓高 4 米為單位,每段遮陽板為 4 米。依照基地的位置、環境及樓高計算其風壓,選擇不鏽鋼材質托架以承受其重量。遮陽板的外緣線是齊的,而內緣線是漸次地挖空,逐漸形成一個隱約的圓。這個圓代表的是地球、宇宙,而且斜向 45 度的遮陽板,會隨著光影變化產生不同的語彙。在色澤上,玻璃和鋁料要盡量地呈現全黑色,外露的遮陽板則採用鋁的本色。

監造實務分享/次震宇宙館完工前參訪(107.1.8)
經過嚴謹的計算,以不鏽鋼托架為主要支撐。但因應極端氣候的因素,例如強烈颱風,雖然實質上結構是安全的,為顧及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的心理因素,再追加水平鋼索,這不是為了固定的作用,而是在擾動時可以發揮彼此牽制的功能。

非常感謝大元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參訪活動,雖然表訂名額只有一百名,但報名非常踴躍,我從現場觀察以每梯次八十人計算,大約有三、四百人參與活動。帶領的解說人員拿著資料一一說明,還有多位行政人員的支援,真的很謝謝主辦單位。

這次的參訪打破了我對『建築』的刻板印象,圖書館、醫院與教學大樓大都是方正有其功能性,「次震宇宙館」的外方內圓、營造漂浮感的量體;仿萬神廟的發想及雙色沖孔板呈現的效果、挑空的看台,帶來很不同的感受。透過動態的光影移動,瞻仰『眾神』,俯視映月池的月影,在晴雨與晝夜之間應是很獨特的經驗。

arrow
arrow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