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18歲時,希望他具備甚麼能力(105.11.2)
學校在周間的晚上舉辦一場演講,現在孩子大了,只要打點好晚餐就可以出門。
在網路上讀過陳姝伶的文章也知道她有出書,但我已經很久不看親子教養書了,
因所有的答案都在每天的生活裡,聽他們說話、給他們支持、好好地吃頓晚餐,
教養書裡的例子好像有點相像卻又不能完全套用,還是回轉到生活中比較實在。

這場演講看來不是由陳博士定主題,而是輔導室提出三大問題 (如照片中所述),由她來回答。首先陳博士問大家:在孩子18歲時,希望他具備甚麼能力?,在每日的教養中是否朝著這個目標前進,還是反方向呢?

舉例來說,女兒五、六歲時練鋼琴,原本每首彈五次,有一回她彈了十次,跑來對陳博士說:「媽媽,我彈了十次,你有沒有覺得很高興?」

她的回答是:「我替你覺得很高興,因為你比別人多彈了五次,技巧一定比別人更成熟。」

意思應該是練琴是為了你自己,而不是為了想讓媽媽高興,多練習的受益者最終是自己,而不是媽媽。

我想到家裡的兩位青少年,父母已經很難驅動這麼大的孩子去做父母認為該做的事,只有讓他們理解、願意去做、為他們自己而做,才是根本溯源之道。

因此陳博士說十八歲時念哪個大學並不是終點,而是應該讓孩子具備什麼終身受用的能力,讓他們為自己學習。

如果要深入了解陳博士的教養理論,可以找她的書來看。在整場演講中有一個主題讓我印象深刻 (也是以前沒聽過的名詞):Believe Window,她那天翻譯成「框框」。

她請我們用三個特質來形容孩子,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呢?每個人看事情時都會透過一個「框框」,例如我的孩子就是很懶、他就是很害羞,陳博士建議大家寫出孩子的五個優點貼在冰箱上,每天起床時先看一次,帶著正面的「框框」看孩子,不會錯失肯定優點的機會,如果我們習慣用負面「框框」來看待孩子,更會放大他的負面行為。

另外也可以請孩子用幾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那應該很刺激,第一名的形容詞會不會是「嘮叨」?在照片中的第三個問題,發現孩子有隱瞞行為時,孩子看父母的「框框」是決定他們要不要和父母商量的關鍵,因此 Believe Window 中的 Believe 指的應該就是互信的關係。

在上面的 Believe Window 兩端是父母和小孩,陳博士提醒另一種是兩端都是孩子,也就是說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孩子如何形成他自己的「框框」,有時候是父母、老師或是對他很重要的人的一句話,在這裡父母就有可以著力的地方,幫助孩子建立正向的 Believe Window。

現在我也常用「在孩子18歲時,希望他具備甚麼能力」來提醒自己,眼光要放在五年後,放心並祝福他們出門念大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陳姝伶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