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會(104.10.5)
今天討論的範圍是第四輯到第六輯,分成以下幾個主題:
用功為什麼是逼不出來的?自我調整學習策略?
討論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孩子想讀冷門科系怎麼辦?
這幾個主題很適合家有國中生的我。

在第 17 篇「用功為什麼是逼不出來的?」中提到 Carol Dweck 的學習動機模式 (Dweck & Leggett, 1988),有一個「內隱智力理論」,西方主張『智力本質觀』,在目標取向方面,信心程度高的孩子以表現趨近為目標,面臨挑戰的行為模式為「精熟取向」。信心程度低的孩子以表現逃避為目標,面臨挑戰的行為模式為「習得無助」(怎麼練習都不會)與「自我設限」,面臨失敗的歸因模式為「能力不足」東方主張『智力增進觀』,信心程度高或低的孩子都以學習為目標,面臨挑戰的行為模式皆為「精熟取向」,不同的是面臨失敗的歸因模式為「努力不足」

換言之,西方人對於學習的成敗看重的是孩子本身在這方面的能力,例如孩子對語言或是運動比較在行,因此著重於開發孩子的能力。但是東方人認為凡事努力再努力就會有好的成果,如果不成功完全是因為努力不足,無關能力或天賦。

「內隱智力理論」或許也是造成東西方教育差異的一大原因,東方的父母認為努力是有效的,可以提升能力,尤其是在目前學測的制度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開發孩子的優勢,突破他在學科能力方面的限制。其實這是理想的理論,身處學測的大旗下,孩子們有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反覆的演練題目。

『自我調整學習策略』量表分成六大類,分別為「認知領域」、「動機/情感」、「任務領域」、「環境領域」、「時間領域」與「求助資源」。以「認知領域」為例,有四項指標:
1。我會為每個階段的學習活動設定階段性目標。
2。讀書時,我會注意自己讀書速度的快慢。
3。我會反覆背誦課文中的重要內容。
4。當我成績退步時,我會調整或修正目前的讀書方法。

就我的觀察,學科成績較好的孩子,行為模式與量表的指標接近,琳琳是個很好的例子,她不僅自律地要求自己,還會觀察別人。第一次月考後她和我分享心得,例如有位名列前茅的同學課本寫滿了筆記,不管當時教室裡如何吵鬧,只要老師繼續講課他就不為所動地繼續記筆記,也有人每天一定要練習數學題目,因此考試總是拿高分等。

「考試」這件事是無法避免的,對於那些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老師有幾點建議,擴大生活領域、多閱讀,多做有創意的活動。

最後分成高中生、父母與觀察員三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探討「孩子想讀冷門科系時怎麼辦?」,如何兼顧興趣和能力,看來是個艱難的議題。


老師最後以兩個提問做為結束:

1。如果一個人最初沒有走自己想走的路,到了中年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2。你爬到梯子的頂端才發現梯子放錯了牆,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