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裡常分析企業的經營之道與興衰原因,
在龍頭出現後總有許多後進者,緊盯老大並希望突破重圍,
最近看到幾篇有意思的報導,「 看同業不如看顧客」,
還是回歸基本面才能有所斬獲。
統一之於康師傅、全家之於台灣的 7-11 和羅森之於日本的 7-11,三種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根據商周 1284 期的報導,康師傅方便麵(泡麵)穩坐老大的地位,但統一企業卻憑藉一股紫色旋風:內含一包十八克酸菜的老壇酸菜牛肉麵攻下一城,狂賣三十億人民幣,是單品方便麵銷售金額的十五倍,後來康師傅跟進的陳壇酸菜牛肉麵銷售率只有統一的三分之一,網路上有一篇「 老壇酸菜牛肉麵開箱文」寫得真是精采,大家可以看看,今年回蘇州時竟然不知道要買來吃,下次託人買一包回來吃吃看。
全家便利超商比 7-11 晚十年才進入台灣市場,從 1286 期的「管理相對論」對談中得知,其董事長的思維是與其緊貼著同業,它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那永遠沒有超越對手的一天,跳脫框架思考「看同業不如看顧客」,回頭找到消費者的需求所在才是王道。創新也同時進行,預購年菜和代收業務都是全家首先推出,雖然 7-11 的服務量因規模優勢而超過全家,但烤地瓜需要有通過認證與穩定來源的供應商,要追隨就有門檻存在。
羅森便利超商是日本的第二大超商,社長新浪剛史從日俄戰爭中得到啟發,採用「不跟老大正面迎戰,找出自己特色單點擊破」的方式,九年來每年獲利都是正成長,他也曾走過研究競爭對手,凡事要求員工模仿 7-11 經營模式的階段,模仿的策略讓這群被否定、被比較的員工顯得意興闌珊,迫使新浪社長跳脫框架思維而創造奇蹟,羅森的股價甚至超過對手 7-11。
道理大家都懂,誰喜歡被否定、被比較,不過追隨或模仿確實是容易學習的模式,當我因為寫文章再次細讀「日經嚴選」的報導時,心裡多了些許的震撼,雖然不在口頭上否定或比較,但心裡還是免不了進行估量。另外,回頭檢視孩子在英文上的學習,也可以拿前面的例子作為借鏡,短期的目標是通過英檢,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他們可以愛上閱讀,補習或各家說法優劣互見,需細細地從嘗試與修正中找到自家適合的方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