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的夥伴從保冰袋中拿出個紙盒,
古典又精緻的包裝盒讓人很驚艷,
想來玻璃瓶裡的內容物必然也很特別。
她以這份禮物表達謝意,感謝我帶她進入健行團,她們家有三千金,其他成員則是家中都有一個大四的兒子,我們是從兒子們高一時,參加家長讀書會之後而組的健行團。因為我是負責探勘路線和規劃行程的主辦人,當然握有生殺大權(開玩笑的)。其實是她自己最近一年密集的參加活動,和其他夥伴越來越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只是提供機會而已。
這六、七年來,扣除寒暑假和下雨天,每周走一條郊山步道是我們固定的行程。很感謝夥伴們的信任,幾乎每學期都會把所有的步道走過一輪。雖然每周參加的人不盡相同,卻是個有趣的排列組合,和不同的人一起走有著不同的話題和樂趣。
每條步道都走過太多次,有太多的場景可以回味。在十八尖山,A家裡的老二學測要選哪個系所,大家七嘴八舌的提供意見,A 的先生買了特斯拉,他說車子會跳舞,等他研究好了展示給我們看。剛在九芎湖停好車,兒子送來合唱團全國賽的錄影,走完步道在路邊買農產品,大包小包的帶回家。馬胎古道是我們最愛的路線,總是在牧師媽媽有著無敵山景的平台吃完午餐,喝一杯馬告咖啡再下山。
從大崎棟步道回家,我在橫山國中前吃了一張罰單,誰知道非上學時間經過校門前也要減速呢?B當中最小的孩子阿和在竹東資源莊吃冰棒,那時大班的他被委以重任,要幫忙對發票,認真的小孩一直不斷盡責的提醒媽媽,後來一把火燒了資源莊,只留下我們的照片了。
其實,最該感謝的人是我,是大家的互相陪伴,共同走過一步步的階梯和上下坡路,所有的開心事、傷心事和各種各樣的煩憂,都跟著我們的腳步飄向天際,只留下夥伴善解人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