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熊媽的臉書提到孩子某次段考某科的班平均只有39分,
老師開心走進教室,面對沮喪的孩子還自稱題目沒有很難。
這種班平均只有四、五十分的情況,前兩年我也見識過了。
儘管我們的家長會成員多次向校方反映,這麼低的分數出現在成績單上,對將來申請國內外大學實在是很不利,但是低於六十分的班平均,每學期還是會出現。
這兩天看 111 學年度學測相關新聞,補教業的老師認為數A堪稱史上最難。去年的數A考題已經被認為最難了,今年卻出現「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金句。
出得好的考試題目,成績應該能夠呈現標準常態分布,為鐘形曲線(類似寺廟的大鐘而得名)。這兩年偏難的題目讓大部分的學生分數偏低,沒有鑑別度,不是一種公平的作法。而且低分的班平均和偏難的數學考題,都會嚴重地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因為努力不見得有相對應的回報。
我不太能理解出題老師的心態,他們希望孩子學習越挫越勇嗎?能以一次的段考讓學生開始發憤圖強嗎?其實這只是將更多學生導流到補習班,因為孩子已經失去了信心。
如何和孩子一起面對低分的困境?《心態致勝》提出的「成長心態」思維模式可以是一個解方。
這本書中提到「定型心態」的人看待失敗,會否定自我的存在;抱持「成長心態」的人,則會把挫折當成單一事件,從中汲取經驗並思考下一步的對策。
學測成績攸關大學校系的申請,是相對重要的一役,萬一真的被數A給困住,孩子有自己的期望和情緒,真的不是一句「我們用成長心態來面對」就能輕易化解的。
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從目前的處境中,找到相對最適合的校系,正向地看待這次的結果,練習用「成長心態」來應對。就像在爬山的過程中,有時我們得多繞點路才能抵達下一個山頭,沿途與別人相異的風景帶給我們不同的體悟,何嘗不是另一種收穫。
我們不能左右那些出題老師的考題難易度選擇,但是我們可以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從改變一個想法開始,且把注意力轉回自己的身上,找尋轉彎後的下一條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