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朗朗小書房的線上課程,邀請葛琦霞老師主講。
《打開閱讀眼》是葛老師今年三月才剛出版的新書,
對帶領少年小說的閱讀與討論,是很重要的參考書。
以下是我的重點摘要:
作為一位稱職的小說讀者,要「打開閱讀眼」,運用「想像力」閱讀小說,找共識、主旨或論述,不抗拒它帶來的影響力,更不要批評一本想像的作品。想像的文學在闡述一個「經驗」,讀者應靠感官與想像體驗。因此我們只要運用自身的經驗,加上想像力,便可享受作者所闡述的想像世界。
讀書會的精神:
1。先從學習「聆聽與討論」開始,放掉「我可以怎麼教小孩?」的執著
2。以 《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一書為本
3。不是我會什麼,而是別人的想法是什麼
4。大家一起來挖寶,每個人都有責任把自己腦袋裡的寶分享出來
5。善用挖寶的工具
「個人閱讀」打開閱讀眼的五個面向:
1。一切從頭開始,「 開頭」引人入勝
2。誰在說這個故事?找到「 敘事觀點」
3。跟著句子呼吸,文字是小說的生命
4。緊張什麼?敘事的「 戲劇張力」緊抓讀者
5。看出隱喻,就看得到故事主旨
「 分享閱讀」時的挖寶工具
首先,帶領分享的人必須自己對文本充滿興趣,細讀與了解文本的年代及歷史。分享閱讀也是一種學習,讓大家貢獻各自對文本的認識與理解,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所言,只有八分之一的冰山會浮在水面上,每個人貢獻出自己的八分之一,加總後就很可觀。重視個人,帶領人鼓勵每位參與者「接球」,就像打桌球一樣,帶領人或老師不一定要接每一個球。
挖寶工具:
一、錢伯斯的四個基本問題
1。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哪些段落?
2。不喜歡哪些地方?
3。有什麼困惑的地方?
4。有沒有看到什麼固定模式?
二、抓鬼遊戲
三、人物分析:他是什麼樣的人?
四、坐針氈(Hot Seating)
以《三隻小豬》為例,有一個人變身為「 大野狼」,讓讀者(其他讀書會的成員)提問,但是所有的回答都要依循文本,而不是自由發揮。
以下是學員問大野狼的問題:
1。大野狼為什麼要吃豬?
2。為什麼大野狼想用嘴巴吹倒房子?
3。大野狼為什麼跑不快?
4。大野狼為什麼不吃其他動物?
5。大野狼為什麼要從煙囪下來,而不是從其他入口?
6。大野狼肚子餓了,怎麼還有力氣吹倒房子?
五、為角色辯護
以《灰姑娘》為例,以空白卡片分別寫下主要角色,灰姑娘、後母、大姊、二姊、王子與神仙教母,剩餘卡片全部寫上「 讀者」。洗牌並發牌給全班同學,拿到角色卡的人坐到教室前面,像是開記者會的模式,其他的「 讀者」可以向指定的角色提問,再由「 角色」依據文本來回答。
這個「提問」的歷程非常重要,參與者(讀者)透過思考後提問,可以訓練學生動腦如何提問,不再由帶領人或老師提問,間接扼殺了思考的可能性。我們的教育在教學上,大都以老師提問為主,為角色辯護的模擬,間接讓讀者消化書中內容後,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是很好的腦力激盪。
我的心得:
透過老師的示範,讓我紮實的學到帶領讀書會的技巧,如果將來有機會到學校帶班,可以好好運用。
尤其是「坐針氈」和「為角色辯護」兩個工具,真是讓我折服。如果可以長期和孩子一起互動、練習,讓孩子不再只是被動的被問,能試著從小小的疑問或任何觀點去發想,提出自己的看法與疑點,對於邁向個人獨立思考之路,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常覺得孩子沒有想法,但會不會是我們一直壓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呢?
閱讀的文本會形成我們的語言、心靈結構與哲學思考,讀書會是共享大家對文本的理解,1/8 + 1/8 + 1/8 + 1/8 +.....,收穫無限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