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家報導(107.7.6)

從琳琳的暑假書單中挑一本來讀,本書揭露新聞報導與生活相關的化學常識,

由此開啟一場生活與化學之旅。作者為大學教授,以家庭中的輕鬆對話方式,

解釋複雜的化學知識,很適合一般社會大眾及在學學生閱讀與參考。

 

毒家報導(107.7.6)

書中的主角阿明是位化學博士,小潘潘是老婆大人,他們育有六歲女兒小庭和三歲的兒子阿豆。阿明從家庭裡的對話,例如吃『有機』食品、加九五汽油與不要吃剝好的花生等,或是新聞的內容為起點,搭配『內行人』看的化學式圖示和『外行人』可閱讀的深入淺出說明,闡述新聞報導的真相及生活中潛藏的化學危機。

毒家報導(107.7.6)

全書分為十課,我從「塑膠」這一單元開始讀。

第一課:有機化學漫漫談

第二課:物以類聚的「類胡蘿蔔素」

第三課:酚酚擾擾的「苯酚類」

第四課:生活辛「酸」報你知

第五課:為油水搭起友誼橋樑的「界面活性劑」

第六課:又愛又恨的「塑膠」

第七課:食在不「胺」心

第八課:「氯」巨人

第九課:動輒得咎的「毒金屬」

第十課:恰如其分的「關鍵金屬」

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製品種類繁多,而且人類幾乎離不開塑膠。從塑膠袋、保鮮膜、軟管、水管、各類容器、汽車零件等,依照成分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回收編號,耐熱溫度的高低影響其釋出的物質,要謹慎地使用。

HDPE(高密度聚乙烯,回收識別碼為2)為例,耐熱溫度為 90 ~ 110C,泡在沸水中的 HDPE塑膠瓶不會變形。LDPE(低密度聚乙烯,回收識別碼為4)的耐熱溫度為 70 ~ 90C,通常製成塑膠袋或藥瓶,若泡在沸水中會扭曲變形。重點是在耐熱溫度以下不代表就不會溶出毒素,通常這種標示的耐熱溫度僅供參考,因為溶出毒素的溫度是40 ~ 50C,遠比耐熱溫度來得低。

嚴格來說,以上面照片提到的盒裝牛奶直接微波或是紙杯裝熱豆漿,各類外帶餐點時常見的紙碗及『耐熱』塑膠袋裝滾燙的熱食(麵類或湯類),這些被我們吃進肚子裡的都不是安全的食物。最好還是自備保鮮盒或玻璃杯,否則填飽肚子時也吃進了毒素,得不償失。

其他的章節就留給讀者慢慢看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毒家報導 高憲明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