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自己走出來,沒什麼特別,別人看你,
不是看什麼人推薦你,或者什麼人誇獎你,就是要自己做。」
~ 王秋華建築師給女性建築師的建議。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建築的雅典娜
老師在電話裡提起《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當期的主題是『紀念修澤蘭建築師,看見女性的空間實踐』,他說我應該會有興趣,特地寄來給我。
最近從圖書館借回《台灣藝術經典大系》套書中的建築藝術卷,共有四冊,老師與修澤蘭建築師(1925 ~ 2016)被編排在第一冊『先行者』當中,而王秋華建築師則列在第二冊『中堅輩』的第一位。這是我第一次比較完整地讀到修澤蘭建築師的資料,她最有名的作品當屬陽明山的中山樓,其餘還有花園新城和許多學校建築,例如景美女中圖書館、行政大樓、禮堂暨體育館,高雄女中圖書館,蘭陽女中圖書館、大禮堂、體育館及科學館,還有台北市的多所小學等。
到交大旁聽日本當代建築時,曾老師開出的閱讀書單中,藤森照信的《日本近代建築》對近代日本的建築師有綜觀的描述,特別是師承關係。反觀台灣似乎沒有這類的研究或出版品,這次找到《台灣藝術經典大系》套書中的建築藝術卷,雖然每冊只列出十多位代表性的建築師,難免有遺珠之憾,對我來說卻是個閱讀的開端。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建築藝術卷
第一冊:台灣建築的先行者
王大閎、陳其寬、沈祖海、修澤蘭、高而潘、陳邁、漢寶德、吳明修、朱祖明與李祖原
第二冊:
台灣建築的中堅輩
王秋華、喻肇川、仲澤還、吳增榮、張哲夫、陳柏森、潘冀、黃永洪、李俊仁、王立甫、姚仁喜、張樞、劉培森
第三冊:
台灣建築的中生代的文藝復興
蔡元良∕陳良全、簡學義、黃建興、林洲民、廖偉立、蘇喻哲、邱文傑、姜樂靜、龔書章、黃聲遠、楊家凱、李綠枝
第四冊:
多元新銳的台灣建築
呂理煌、姚政仲、胡碩峰、孫德鴻、郭中端、黃明威、陳瑞憲、曾成德、張基義、劉育東、謝英俊
回到老師寄來的《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紀念文章中戴嘉惠和姜樂靜分別寫下她們與修澤蘭建築師的淵源與所受的啟發;編輯群專訪王秋華建築師後,更深刻感受到女性建築師們的堅毅與勇氣,堅定自己的選擇不輕言放棄,勇於面對困難,持續學習。最近在建築師雜誌(No.507)讀到姜樂靜介紹她的新城(太魯閣)站,以前老師就跟我提過戴嘉惠,她在這期雜誌中提到女性的柔軟、回應基地涵構與融入環境的特質,對應到『女性的空間實踐』主題中林家如身為OMA在臺北藝術中心項目的總監,參與幾十億的專案,其中的甘苦與期盼。這些『女性』建築師有著各自前行的軌跡,在這個從小學開始就強調『性平』(性別平等)的時代,或許王秋華建築師給女性建築師的建議應是給所有人,即便是非建築人,最好的建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