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484-1270275035.jpg)
就像去年拜訪聖地牙哥順道參觀沙克中心,既然來高雄一定要到衛武營。
看來預定 2015年底完工的時程已經延後,目前整個工地還是圍起來的,
遠觀雙曲面的屋頂,隨著線條的流動連結到地景並營造出半開放的空間,
是南臺灣第一座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
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官網上有十年前的競圖資料,陳邁老師也是評審之一。荷蘭的建築師法蘭馨.侯班獲得首獎,第二名是札哈.哈蒂,令人感慨的是哈蒂已不在人間。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485-308349.jpg)
展示館內有 2260 席戲劇院、2000 席音樂廳、1254 席中劇院與 470 席演奏廳的結構模型及介紹。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484-2110770974.jpg)
雖然是簡略的座位表,還是可以很有臨場感。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105.7.22)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105.7.22)](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96215-1249584214.jpg)
瓦楞紙做的。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105.7.22)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105.7.22)](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96216-2258441562.jpg)
現場沒有展示當初競圖的模型,有點可惜,不過也可以大略看到屋頂的結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600-4083253387.jpg)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所在的衛武營,原為陸軍設在南台灣的新兵訓練中心之一,自 1979 年裁定不再作為軍事用途後,營區單位開始相繼遷出。2003 年,正式變更為公園用地,並以都會公園、藝術中心與特定商業區三體共構的方式重新開發,藝術中心則成為新十大建設的一環。整個園區占地六十六公頃,藝術文化中心只佔十公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488-2909930467.jpg)
公園的一角有小學生的創作展覽。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485-2065997068.jpg)
我和兒子頂著大太陽在園區裡走了一圈。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489-193041914.jpg)
雖然只是下午三、四點,大榕樹下已經聚集了許多做運動的群眾,音樂聲已經響起。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05.7.21)](https://pic.pimg.tw/hinlin/1469111487-343334004.jpg)
當初法蘭馨.侯班建築師受到園區裡眾多榕樹的啟發,而設計出屋頂連接地景、適合眾人活動空間的樣貌,更希望在四個場館之間提供像榕樹廣場般的交流,期待建築可以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林宛蓁是代表荷蘭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在台負責的建築師,在此段專訪中可以看到建築師的設計理念與興建過程中的細節,高雄技術純熟的造船業成為這些不規則波浪型屋頂的最佳後盾。
因為主體建築尚未完工,無法入內參觀有點可惜,但是整個園區好大,住在附近的民眾真有福氣,除了樹下跳舞、運動、閒聊的民眾,也有人沿著樹蔭涼爽處慢跑或健行。建築之旅只看到整體外觀、屋頂和模型,說不定哪天孩子們會到這裡來演出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