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築課(104.11.4)
第四堂主題是“國家成長中的建築事件與建築師”,從二戰後拉開序曲。
由於老師是東京大學的建築博士,對日本建築的歷史有著深入的瞭解,
我從書上或雜誌上看到的零散知識,一一被鑲嵌在建築事件的脈絡中,
可以聽到如此精彩的課程真是幸運。

二次大戰後為日本經濟的高度成長期,它成為美國支援抵抗共產主義的前哨站, 1945 年解除武裝後,在政治、經濟與教育方面都有其民主化的政策,1968 年的 GNP 為全世界第二名,僅次於美國。

戰後的第一個建築事件為 1964 年東京奧運:都市設計觀念的萌芽,接著為代謝論(Metabolism)的出現與集結,1970 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即為代謝論集結以來最大規模的工作成果。 1960 年在日本召開的世界設計會議,除了來自 27 國 210 位各國建築師參與會議,日本的建築師藉代謝論的提出,向世界發出聲音。代謝論對當時的年輕學子造成很大的影響,讓他們對未來充滿無限想像,例如安藤忠雄、伊東豐雄與原廣司等人,現在的影響力還在持續的發酵中。

大阪萬國博覽會之後,展期中六千萬人次的參觀人數造成會場的混亂,呈現出整體規劃的問題。接著發生的石油危機,還有環境破壞與公害問題,讓建築師們漸少談論絢麗未來都市的規劃。經濟成長中大都市過度密集與環境的惡化,更讓建築師們對都市環境產生悲觀的看法,因此將建築與外部空間切離,形成一個完整且封閉的空間,在這個被界定的空間內展開對於建築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住吉長屋即是當時環境下的產物。

聽到這裡我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第一次讀到住吉長屋的資料,心想安藤雖是想要改善長屋光線不佳與通風不良的問題,但清水混凝土的包覆,只留下一道門的設計仍讓整座建築物顯得封閉,瞭解當時的時空背景後再來看住吉長屋,就不難理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