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Talk書秀8-1《萎靡與心盛》幸好我還能…選擇(114.2.14)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遇到鄰坐或附近有小孩,

你的反應是做好準備,隨時要唱歌和做鬼臉嗎?

還是覺得將會是一場受噪音折磨的旅程?

 

這是《萎靡與心盛》讀書會中的一張投影片,作者提出脫離萎靡,創造心盛的五大維生素為感知學習、歸屬連結、靈性超越、找到使命和無壓玩樂。他建議讀者參與宗教或靈性活動,因為我們會理解自己屬於一個比我們想像還大的多的世界,學習接納你周圍的世界,平靜地在其中生活,而獲得平靜的方法,就是學會接受轉折。

遇到吵鬧的別人家小孩,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頂多幾十分鐘或幾小時就會分道揚鑣,重新獲得寧靜。接受這類短時間的邂逅並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做為一個長照者相較,可能只是個小考驗。

今天我在吳若權的臉書讀到【寧願是個照顧者】的短文,記者和朋友都會問:「當初為什麼會選擇留在家裡擔任照顧者。」他說擔任長照者,並不是刻意的選擇,而是當下臣服的結果。又說自己從來沒問過:「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我?而是既然事情碰到了,就承擔起來吧。」

大家都知道他獨力照顧母親近三十年,但是他不屬於傳統的在家照顧者,主持節目、運動、考證照和寫書等,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與毅力。他說:「我深深知道,只要不反抗,順服於生命的河流,每一段看似艱苦的歷程,都能夠自在優游。」他為接受轉折做了最好的詮釋,而且幸好還能選擇做為一個照顧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nlin 的頭像
    hinlin

    媽媽的另一扇窗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