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午後的赤崁樓...

到台南沒去赤崁樓, 就好像到了舊金山沒到金門大橋, 到了巴黎沒到凱旋門, 是一樣的枉然. 這是旅遊手冊上的比喻.

明永曆七年(西元1653年), 荷蘭人在平定漢人郭懷一所領導的暴動後, 便修築城堡以供防禦, 並作為商業和行政中心, 這就是赤崁樓的雛形.

荷蘭人稱為"普羅民遮城", 漢人稱"赤崁樓", "番仔樓" 或 "紅毛樓".歷經明朝鄭成功, 清朝, 日據時代到民國的變遷, 累積了不同族群統治的歷史痕跡, 庭園中的各式碑碣, 石馬, 石駝, 技勇石及滿漢文並列的九座贔屭御碑等, 猶如一座戶外博物館.

左上角是蓬壺書院, 主建築由上而下是文昌閣和海神廟, 沿著海神廟旁並列九座御碑, 草地上是鄭成功受降雕像.(在紅色表演舞台的右後方)

這九座贔屭御碑有個很有趣的故事.贔ㄅ一ˋ:石碑下刻著的石龜.(三個貝), 屭ㄒ一ˋ:壯大的樣子.(ㄕ部下面三個貝), 我知道你們一定和我一樣不認識這兩個可愛的字.

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 天地會林爽文率眾在台灣起義, 被陜甘總督福康平復, 乾隆為紀念此役的勝利, 提筆為文並下旨在金門取花崗石, 以滿文和漢文分別鐫刻詩文於每一塊花崗石上, 龜座和碑石分別雕刻, 共有十組. 裝船準備載運到台灣府治台南的赤崁樓再組合.

沒想到有一隻石龜在運送途中竟然掉落海底, 多出來的石碑, 只好配上由台灣土砂製成的土龜座, 被放置在嘉義市的中山公園內.(好可憐, 已經沒有石龜了還落單.)

有趣的事來了, 臨陣脫逃的那隻花崗石龜, 竟然在1911年現身, 被漁民捕獲, 供奉在台南市保安路的保安宮, 變成"白靈聖母". 流浪了一百多年的石龜竟然迷途知返!

看清楚一點石龜.嘟嘟說:"烏龜為什麼都變成了石頭?"大家來研究一下這些石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