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一] 《李昌鈺的鑑識人生 : 化不可能為可能》讀後心得(108.3.2)

本書是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的自傳,他是第一位出任美國州級警政首長的華裔人士,

也是世界著名的鑑識專家。1938年生於江蘇,抗戰時期與家人遷居台灣,

中央警官學校畢業,從事幾年警察工作後決定完成留學夢,前往美國攻讀生物醫學博士。

接著在美國發展長才,截至目前已參與過全球59個國家、八千多件刑案,獲頒無數勳章、

奬章及二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本書記述他的人生經歷及心路歷程。

 

內容摘錄

我熱愛鑑識工作,這份工作帶給我許多人生中特別難忘的經驗,讓我的生命充滿了意義和價值,更重要的是它能為許多無辜的被害人伸張正義。(P.30)

人的一輩子很長,成功其實是一步一步累積起來的,我相信,一天走一小步,持續不懈的前進,就能完成許多夢想。(P.32)

人一生中能夠擁有的機會有限,稍縱即逝,我常比喻機會就好像一列火車,如果搭不上,它就從眼前疾駛而過了,所以機會來臨時,一定要懂得好好把握。(P.78)

不管是任何行業,如果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絕對成不了事的,需要一個好的團隊,一起同心協力打拼才行。

 

我的觀點:

閱讀這本書,我想和李昌鈺博士學習他「勤奮」的態度,從擔任警察時積極的服務態度、到美國時孜孜不倦的讀書,接下來勤奮的工作,這樣的特質是我要學習的。他的追夢精神也令人敬佩,為了留學夢,放下原來安穩的生活前往美國,一切從零開始。在讀書的同時還身兼三份工作,又因再台灣的大學學分不被美國大學承認,只好從大一重新讀起。當時已二十七歲的李昌鈺沒有辦法再花如此長的時間讀書,因此他夜以繼日的苦讀,以驚人的速度  ――  四年半就完成大學及碩博士課程。這期間還要面對經濟壓力與歧視問題等,如此毅力令人由衷敬佩。

李博士面對美國白人對於黃種人歧視時的態度也值得我們學習,當他在面試大學助理教授時,校方把一位學經歷較差的白人排在第一順位,但李昌鈺則花比別人多好幾倍的努力準備,並靠試教時傑出的表現獲得工作機會。無論遭受任何不平等的待遇,李博士總是努力精進自己並證明自己的能力。我想或許正是這樣的精神,使他能夠不斷的打破華人在美國的玻璃天花板。看到這些成功的人士,我都會不禁好奇,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李博士在書中寫道「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及「過好每一天,盡全力在工作、學習上」是最重要的,這也充分展現在李博士身上,他在他的專業上持續努力,最終獲得了傑出的成就。

在書中,李博士也舉了幾個他協助過的案子。其中威廉․甘迺迪被指控強暴的案子令我印象深刻,一名與威廉․甘迺迪剛認識不久的女子指控前一天在甘迺迪家別墅時被威廉推倒在水泥地上,雖然她奮力掙脫,但還是在草地上被強暴長達十五分鐘。最後使威廉獲得清白的關鍵是李博士在法庭上說明了微量物質轉移理論,即被壓在地上且奮力掙脫時,衣服和褲子上會有水泥與草地的微量物質,並有破損、磨擦的痕跡,但那名女士當晚穿著且還未清洗的衣褲上完全找不到微量物質。以上的案例也印證了李博士說的這句話「從事鑑識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中立,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絕對不受任何黨派或外來壓力所影響。」

每次閱讀人物傳記,感覺主角的人生總是順著我們翻書,順理成章地走上最高峰。但如果用心感受,其實在流暢的文字下, 隱藏了許多波折及成功背後的勤奮與堅持。透過閱讀這些人物傳記,也讓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養分。

 

提問

你是否願意為了追尋夢想,放下穩定的生活到異鄉打拼?

對你來說,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昌鈺 化不可能為可能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