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一份禮物 ── 喜愛閱讀(106.10.26)
學校每學期都會有書展,書商到校園裡擺攤,價格也有優惠。
孩子說老師會撥一堂課讓他們瀏覽群書,鼓勵買書回家閱讀,
看到同學在一旁晃來晃去,兒子鼓勵他們拿一本有興趣的書,
試著坐下來讀看看,即便是漫畫也好。

人與書之間並不是天生就會互相吸引,書與孩子之間,要有穿針引線的媒介,為孩子朗讀就是最好的觸媒。在《朗讀手冊 : 大聲為孩子讀書吧!》書中有一句話說:「 全世界最好的準備學力測驗(指 SAT)的方法就是,當孩子還小時,在床邊讀書給孩子聽。如果孩子覺得這是個美好的經歷,他們就會自己開始閱讀。」其實接受考試測驗只佔人生的一段時間,而閱讀是一種終身的能力:幼年期的閱讀可以增加字彙和對世界的理解;成年之後,透過閱讀可以主動求得新知或是遭遇迷惘時尋求答案。因此為孩子朗讀是建立孩子與書熟悉的最好橋梁。

小學時曾出現的議題:不會寫數學題目,是國語不好還是數學不好?對中、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無法了解文意是普遍的問題。以植樹問題為例,在道路的一旁種樹,每隔十公尺種一棵樹,道路頭尾〝兩端都不種樹〞,共種五棵樹,請問這條道路長多少公尺?答案是六十公尺。如果改成〝兩端都種樹〞〝一端種一端不種〞,則各自有不同的答案。低年級時曾幫孩子的同學作補救教學,因為這位同學的母親是新住民,父親又忙於工作,國語文的刺激不夠造成學習落後,但這些都可以靠陪伴與朗讀得到改善,讓孩子跨過從注音符號到文字的門檻,若是能進一步建立閱讀的習慣就更好不過了。

我除了和孩子們共讀,在小一階段特別花時間帶領他們進入文字的領域,讓孩子自己練習朗讀是一個好方法,但千萬不要以為『書和孩子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我繼續唸故事書給孩子聽,錄成錄音帶讓他們方便隨時可以聽,甚至留下一些伏筆:念到高潮迭起的段落,明日再續,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自然會去找答案。共讀《森林裡的小木屋》這套書時,我就用了這個方法,其實是故事情節吸引了他們,但是我幫忙翻開了書頁,慢慢地,書和孩子成了好朋友。

《朗讀手冊 : 大聲為孩子讀書吧!》初版為 1979 年,在 2001 年第五版時新增如 Internet 與電視的議題,如果作者再次修訂,可能『手機』會是討論的重點。不可諱言地手機是現代人最好的朋友,但書中提到每天只要親子共讀十五分鐘,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益,對雙薪家庭來說,父母一方每天撥出十五分鐘的時間輪流陪伴孩子共讀,只是最基本的朗讀,流動其中的關懷與互動,是未來青少年時期的資本,將來孩子也會願意聽你說話。

親愛的孩子們,十五歲生日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