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考完試的表哥們從南部來玩,我們沿著台三線開,準備到獅頭山。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第一個停留的點就是北埔客家庄,週末的遊客真多,嘟嘟試喝了一杯擂茶後直說好喝,
逛完市集十一點就到劉家小館準備吃粄條,再晚一點就沒位子坐了,
以前在 ITRI 上班時,偶爾同事中午會吆喝一起來這吃午餐,
還有附近的老頭擺餐廳和廟前的北埔食堂都是道地的客家菜,
想想這樣到處吃吃喝喝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先看看菜單,好像和十幾年前差不多,
我記得炒野蕨是在炒好的蕨類青菜上面打上一顆全蛋,同事會先利用餘熱把蛋拌一拌,
這次因為孩子多,怕蕨類孩子不愛吃,所以沒點。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再看看這油油亮亮的滷味。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來這裡就是要吃粄條啦!客家湯圓也值得嘗嘗,
阿姨們都覺得那碗粄條料很多:紅蘿蔔絲、豆芽、韮菜、肉絲、榨菜、蔥花、香菜加上肉燥
薑絲炒大腸其實酸的很夠味,嘟嘟也吃了兩塊,
滷味也是一掃而空,你得親自來嘗一嘗。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在獅山遊客中心拍到的照片,上次在新埔的日勝飲食店就點了福菜燜筍,
喜歡吃筍的人來到客家庄,可以試試筍乾爌肉或燜筍,新埔的粄條大王也有喔!

~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 ~
「四炆」:「酸菜炆豬肚」「炆爌肉」「排骨炆菜頭」「肥湯炆筍乾」
「四炒」:「客家小炒」「薑絲炒大腸」「鴨血炒韭菜」「豬肺黃梨炒木耳」
”炆”是指大鍋烹煮、持久保溫,意思似(燜)之意。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來到這裡當然不是只有吃啦!
可惜金廣福公館和姜阿新古宅都沒開放,
在新竹縣旅遊網有古蹟的詳細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下一站就是獅頭山了,從峨嵋過來會先到達獅尾,
我在真真有意思家看到歇山茶樓的餐點和介紹,可惜我們已經吃飽了,
本來也想 DIY 擂茶和麻糬,後來走完步道就急著回家了,下次再來吧!

~ 網路上的資料 ~
緣起:民國四十三年八月獅頭山遊客服務中心前身─「獅山國民學校」正式成立,並於民國五十七年改稱為「獅山國民小學」,目前遊客服務中心之主體建物皆為當年所興建之校社,其中也包括「歇心茶樓」的前身─教師宿舍。

塵封:民國七十一年起「獅山國民小學」招生人數銳減,遂辦理停召並將三至六年及改採日式教學,最終於民國七十五年七月一日舉行最後一屆畢業典禮,廢校併入峨嵋國小。「教師宿舍」亦正式進入塵封的歷史。

再塑:民國九十年三月十六日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正式成立,並將「獅頭山國家風景區」全區納入管轄範圍同時重塑廢棄之獅山國小為「獅頭山遊客服務中心」。而教師宿舍亦以「狂心歇,歇即菩提」之意念改建為「歇心茶樓」,保留原有斜屋頂且盡量使用自然質感之建材,以保持客族文化特有之古樸感覺,神及推廣茶香文化之任務。原有舊教室及衛生室亦以客家簡樸之精神配合遊客之需要,再塑為遊客服務中心及生態教室。

來獅頭山沒有走步道就不算來到獅頭山啦!
在遊客中心有專人提供諮詢,可以從獅尾走到獅頭勸化堂,
以前公司辦活動時,遊覽車會到另一頭接我們,
另外一條六寮越嶺古道,單程是 5.5 KM,需要走上三個小時,
因為不是回到原出發點,所以都要考慮交通的問題。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其實琳琳星期六傍晚開始發高燒,吃了一顆退燒藥後睡了一覺,
星期日早上琳琳還是很想和大家一起出遊,
諮詢人員說水濂洞走上一圈只要二十分鐘,琳琳也躍躍欲試,
剛好下了一場午後雷陣雨,在雨中漫步很不錯。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從水濂洞步道上來後大家好像才剛熱身,
我又看到糯米橋的指標 400m,其實這裡就是水濂橋步道的入口,
一路下坡往石子溪峽谷走,經過棧道和步橋,
沿路的綠蔭和下過雨後的涼爽,小阿姨一直大喊芬多精!芬多精!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終於到日據時代大正七年(1918 年)興建的糯米橋,
這條步道大約 1.35 KM,
水濂洞步道 + 水濂橋步道 ,總共花了一個小時,
沿路走走停停欣賞風景,不會很累,如果家有幼兒很適合走這條路線,
不過你得走對方向,我們走的方向是下坡路段比較多喔!
我們很擔心琳琳又發燒,所以只走這一小段後就開車前往獅頭勸化堂。

北埔粄條 + 獅頭山健行(98.5.17)
大家都說在山下看看就好,準備打道回府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i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